时间: 2024-04-29 14:55:29 | 作者: 云母加热器
2023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格局,公司迎难而上、破难而进,贯彻稳健经营、积极发展的经营思路,坚定铝合金全产链绿色低碳发展布局,抢抓汽车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不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加强新客户开发,持续优化管理体系,尽管受行业因素影响企业经营业绩出现下滑,但企业主导产品市场份额不丢、主营业务收入不减、客户结构不断优化,经受住了经营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也为未来扭转业绩下滑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主要经营情况如下:
2023年以来,我国汽车市场竞争进入白热化,车企间价格战此起彼伏。在传导机制的作用下,整个汽车产业链受到影响,公司两大主营产品铝合金及零部件都面临下游部分主要客户需求减少和价格低迷的产业环境。面对严峻的市场压力,公司积极加大客户开发力度,抢占存量市场、开拓增量市场。铝合金客户一汽铸造、文灿、舜富、金澄、遵航、瑞鹄、佳合朔、爱仕达002403)等,零部件客户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联合汽车电子、伊控动力等销量均逆势增加,2023年,公司共销售铝合金产品约18.93万吨,同比增长约12.19%;销售零部件产品约2,527.04万件,同比增长约2.50%;此外,公司在巩固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市场占有率的同时,重点加大对新能源客户的开发力度,部分零部件产品直接或间接配套比亚迪002594)、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吉利、奇瑞、小米、赛力斯601127)等新能源车企,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收入占公司零部件板块收入比例超过20%。公司产品结构、客户结构进一步完善,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2023年以来,公司持续加强技术研究、加快新技术领域产品开发,共获得24项专利授权,其中免热处理材料专利,制作了材料卡片,参与了部分客户的材料试制;已提交尚未授权的在审专利申请27项,其中,一体化压铸相关设备1项,一体化压铸材料成型工艺1项,新能源汽车电路控制系统用铜排相关设备3项,铝灰渣处置和资源化利用工艺及相关设备4项,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部件相关工艺2项,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方法1项,其余分别为其他汽车零部件和铝合金生产工艺或设备。
2023年,公司还启动立项包括大众、上汽通用、上汽粉末冶金、蔚来、骆驼、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瑞鹄、达奥、联合汽车电子等10多个客户50多个零部件的开发工作,有30多个零部件通过客户的PPAP认可,其中20多个零部件已进入SOP阶段;开发模具约100套,其中80多套完成验收;公司与模具供应商共同开发的大众隔热板、下壳体、上壳体、车顶前摄像头底座、前轮罩、发动机支架、域控壳体、转子托架、轴密封外壳等新产品模具,一次开发成功率提高,模具结构更合理,其使用的人性化、逃料和粘料问题得到改善,产品内在质量得到了提升;一模多件开发完成包括水道盖板、摄像头底座、雷达支架、前轮罩、隔热板等多个新产品项目;量产品设计了多个项目的一模多件方案,其中部分开模,包括油底壳、支架、前齿罩盖等。公司还成功开发生产减震塔车身件,通用铝轮罩实现小批量生产,三合一集成壳体成功量产,油底壳一模两件完成T0试模,并在车身件、底盘开展多款热管理系统项目开发。上述新工艺的应用及新产品的开发,有力支撑公司快速发展。
2023年以来,公司完成了一体化压铸厂房及设备规划,启动了厂房建设,订购了7,000T大型压铸设备,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工作;公司承接的瑞鹄减震塔开始量产,间接配套奇瑞,标志着公司进入4,500T大压铸、车身结构件生产阶段,通用减震塔也进入交样阶段;安徽新能源公司的高压连接铜排(Busbar)一期完成验收,通过了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于2023年6月开始量产,实现销售12万套,客户包括华域电动、伊控动力、华域三电等;公司在安徽的16万吨高性能铝合金项目已完成规划、立项、土地招拍挂、环评、能评等项目前期工作,其中一期3.6万吨产能顺利建成;公司持续发展再生铝合金业务,加大废铝采购量,完成铝屑、铝灰资源综合利用布局,安徽环保公司全年共处置铝灰约3万吨,包括一次灰、二次灰和环保灰;安徽运输公司取得了危废省内、跨省转移审批手续,开展了铝屑、铝灰渣等危废转移业务,有效解决了子公司及客户公司的危废转移处理问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安徽运输公司开展的铝危废运输和铝合金液远程运输直供,也使公司铝合金液不再局限于厂内直供、铝合金液对外运输销售成为现实,大大促进公司铝合金液业务拓展和规模扩张,公司在安徽已与多家客户开展铝液直供洽谈或合作。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公司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资源化利用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及抗风险能力。
2023年以来,公司不断优化管理机制,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财务部门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缩小核算单位,提高预算准度,对各项成本变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解决方案,为公司有效应对需求和价格下降提供重要支撑。采购部门密切关注原材料行情,准确把握原料采购的品类、时机和价格,千方百计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增强产品的成本竞争力;对易耗品采购实行价格年降,采购国产替代进口配件,降低采购成本。
生产部门不断提高质量、提高效率、开展技术降成本,持续加强模具开发自制能力,减少外购;优化配料组合,提升废铝使用比例;对生产场地、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提升设备能力和运转效率,降低能耗和原材料损耗;对能耗铝耗等进行考核激励,调动员工降本积极性;对模具进行优化设计,减少模具冷却水消耗;完善作业要素和流程,严格控制工艺过程,减少铝灰渣产出,提高废铝的投入产出比(直收率);导入BIQS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加强设备点检、模具系统化保养,优化模具结构、调整压铸工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废品成本;开发一模多件,减少加工余量;设备动作标准化,提升压铸技术节拍。
公司属于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行业。报告期内,我国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突破900万辆,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受益于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及消费者对汽车性能要求的不断提升,轻量化汽车的市场需求持续上涨,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轻量化技术有助于提高电池续航里程和整车效率,因此高度契合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而铝材由于成形性、生产性能和钢材十分接近,但密度却仅是钢的34%,因此使用铝合金代替钢铁材料是汽车制造商采用的主要减重手段之一。铝合金自进入汽车工业领域后迅速发展,由最初的散热器、车轮拓展到缸体、发动机罩、车身等部位,应用领域逐渐扩大,汽车用铝合金零部件及铝合金量不断增长。根据阿拉丁(ALD)数据,2023年,我国交通运输业用铝量约526万吨,同比增长约20.92%。
汽车行业繁荣的背后,是不容忽视的残酷市场竞争。2023年年初,为应对燃油车的“降价潮”,特斯拉、比亚迪等多个新能源汽车品牌均强势推出优惠活动,以期抢占燃油车市场份额,其他新老造车势力也纷纷跟进,以价换量以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行业进入“边成长、边洗牌”新阶段。车企价格战向产业链上游传导,也对汽车零部件和铝合金行业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挑战。
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在汽车行业大发展的背景下,公司主营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管理层对此非常有信心。公司将致力于持续深化铝合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布局,抢抓汽车轻量化智能化发展机遇,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为股东创造价值,为产业作出贡献。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中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包括铝合金锭、铝合金液,汽车零部件包括燃油汽车零部件、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同时公司开展废铝回收和铝灰渣资源化利用业务,已形成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现主要有上海、安徽、四川、重庆、山东等生产基地。
公司以纯铝、废铝、硅、铜、镍等为主要原材料,通过熔炼、成份调整、精炼等生产工序,生产各种牌号的铸造再生铝合金锭和铝合金液,主要用于燃油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油底壳、支架、活塞、涡轮增压壳体、变速箱端盖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组件、电机端盖、逆变器壳体、减速器壳体等,以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支架、制动卡钳等铝合金铸件,其中公司的1项免热处理铝合金可用于大型一体化压铸件。截止2023年底,公司已建成铝合金产能27.3万吨,其中在运行产能23.7万吨,包括铝合金锭10万吨、铝合金液13.7万吨;另有3.6万吨,正在办理各项验收等手续。公司可生产ASi7Mg、A356、ASi10MgCu、WT-01(免热处理铝合金,用于油底壳)、WT-02、WT-03(免热处理铝合金,用于大型一体化压铸件)、ASi10MnMg、ASi12Fe、ASi9Cu3Fe、ADC12、R14、ASi12Cu、KS309、KS1295、KS1275、LM25、ASi10MgFe、ACu5Mn、ASi6Cu4Mg、KS1180等各种牌号的铝合金。主要客户有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苏州三电、长安马自达、晋拓、文灿、舜富、佳合朔、金澄、遵航、瑞鹄、爱仕达等。
为保证采购行为的规范性,公司制定了《供方选择与评价管理规定》《采购管理程序》等采购管理制度。在开发新供应商时,采购部门根据《供方调查表》对供应商进行初步背景调查后筛选出符合质量标准的供应商,再由采购部门组织质保部、技术中心通过实地考察、样品检验等方式对供应商技术水平与生产能力、产品的符合性及稳定性、交货周期、价格合理性、付款方式等评定标准进行审核,通过审核后列入合格供应商。采购部门定期会同质保部对供应商日常供货情况进行管理评估,确保所采购的物资供货及时、质量合格、价格合理,满足生产交付和技术标准的需求。
采购部门根据生产销售计划及库存情况组织采购,采购的原材料主要包括纯铝、废铝、硅、铜等,不同原材料采购情况具体如下:
纯铝、硅和铜的市场供应充分,价格透明,公司与合格供应商通常通过询价、议价、竞价的方式按批次签署合同,采购价格主要参考长江有色金属网、上海有色网等价格。此外,应个别铝合金客户锁定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的要求,公司会根据客户销量预测情况向其指定的供应商采购部分纯铝,锁定纯铝采购的价格,同时公司向客户销售铝合金锭价格根据其指定供应商的纯铝供货价格加固定加工费的方式确定。
公司对外采购的废铝包括新废铝和旧废铝。新废铝价格基本按照纯铝市场价格乘以一定的系数确定,故价格也相对透明,公司主要通过与合格供应商签署季度或年度采购合同,供应商在合同有效期内分批次供货,或向合格供应商按批投标的方式进行采购。旧废铝种类相对较多,价格也参差不齐,对于此部分原材料,公司主要通过参考废铝市场报价,对合格供应商以询价、议价的方式按批次进行采购。
公司铝合金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客户订单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安排规模化生产。
与传统的铝合金锭销售的供货模式相比,铝合金液销售省去了客户二次重熔铝合金锭的熔炼工序,可以减少客户对熔炼设备和工人的投入,避免铝合金锭重熔造成的材料和能源损耗,并能有效防止由于铝合金锭重熔所造成的质量波动,为铸造工序提供更可靠的原料,同时可以减少客户铝合金锭的采购库存及对客户流动资金的占用,是较为先进的铸造行业铝原料的供应方式。
铝合金液的业务模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模式是在同一厂区内主要为一家客户配套生产铝合金液;第二种模式是以铝合金液生产基地为中心覆盖周边客户。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第一种铝合金液销售模式,客户为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成都有色;也开展了第二种铝合金液销售模式,客户有安徽佳合朔、上海爱仕达、成都博俊等。
报告期内,公司为铝合金业务客户提供了受托加工服务,具体模式主要为:公司客户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料柄、浇冒口、废铸件、铝屑等返回料交付公司,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加工成一定重量和标准的铝合金液或铝合金锭交还客户并向客户收取加工费。
公司销售部门负责产品销售,公司产品均直接销售给下游用户。客户主要为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公司产品凭借良好的品质,在市场享有较高美誉度,拥有一批稳定的客户。公司产品定价主要参照长江有色金属现货市场、上海有色网、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关于铝合金所含元素的报价,并考虑损耗、合理利润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
公司主要通过压铸、浇铸和机加工等工艺生产汽车零部件,具有年产汽车零部件2,500万件以上的生产能力,主要产品为燃油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油底壳、支架、涡轮增压壳体、变速箱端盖等,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横梁构件、模组支架、电机端盖、逆变器壳体、减速器壳体等,以及汽车空调压缩机缸体、缸盖、支架、制动卡钳等铝合金铸件及高压连接铜排(Bursbar)等。主要客户有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等整车企业,以及华域三电、联合汽车电子、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华域麦格纳、伊控动力等零部件企业。
公司生产汽车零部件的主要原材料为纯铝、废铝、硅和铜等,采购模式和价格确定方式与铝合金业务类似。除主要原材料采购外,公司还需要采购一些密封嵌件、刀具、脱模剂、切削液、包装物等辅料。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在获得客户订单后,由制造管理部编制《月份生产任务书》,制订出合理的生产周期,经总经理审批后,及时组织生产。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制造管理部、质保部、技术中心、销售部等密切配合,实时对产品制造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基地主要位于上海市青浦区和安徽省广德市。
公司汽车零部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工艺废料及残次品直接回收利用。此外,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存在部分外协加工,主要是针对部分产品进行辅助工序的加工,如热处理、浸渗、机加工等。公司外协加工过程中不涉及关键工序,且具备这类加工能力的外协供应商数量众多,公司在该类供应商的选取上存在较大的选择空间,因此,公司对该类外协供应商不存在依赖。
公司销售采用直销模式,客户主要为知名汽车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厂商。知名汽车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厂商在选择上游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过程中,通常具备一整套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进入其供应商体系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企业不仅要取得国际通行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需要通过客户对公司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等多环节的综合审核,方可成为候选供应商。
公司成为候选供应商后,会与客户沟通新项目的开发内容,公司根据客户所提供的技术指标进行可行性研究分析及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研发,方案获得客户认可后,由销售部和技术中心根据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合理利润等因素进行报价。公司中标或与客户协商一致后,双方签署项目合同,对产品系列、每年采购价格、每年预计采购数量、项目各主要节点进行约定。项目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生产设备配置、样件试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通常需要1-2年的周期,而从PPAP至项目达产,则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爬坡期。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合作关系往往也将保持长期稳定。
公司之子公司烟台通泰回收上汽通用东岳及其他周边企业的铝屑、铝屑压块,子公司安徽铝业回收个人及单位废铝,公司及各子公司回收其他企业废铝,作为公司原材料。
公司之孙公司安徽环保于2022年11月取得安徽省生态环境厅颁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安徽环保采用回转炉-球磨-煅烧工艺流程处理铝灰,包括一次灰、二次灰和环保灰,2023年处置的均为公司内部铝合金和零部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灰,除处置费收入外,回收铝颗粒向公司内部铝锭厂销售提炼铝合金锭,最终的再生氧化铝(高铝矾土熟料)主要销售给耐火材料厂作为耐火材料的辅料添加。
公司之孙公司安徽运输于2022年6月取得宣城市交通运输局颁发的《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截止2023年底,安徽运输有危险品运输车5辆,办理了上海、四川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异地经营备案,开展铝危废运输业务,客户有安徽零部件、皮尔博格、上汽大众、科尔本等10多家企业;开展铝合金液远程运输直供,服务客户有安徽广德周边企业、上海爱仕达、成都博俊等。
在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领域,公司处于行业第一梯队,为国内规模较大、管理和技术先进的铝合金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理事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再生资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在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司是中国铸造协会压铸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上海市压铸技术协会理事长单位。
公司自1987年始创于浙江永康,2002年成立上海永茂泰,2003年成立上海零部件,2022年取得危险品运输和铝危废处置资质,至今从事汽车用再生铝合金业务已有30多年,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已有20多年,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具备铝危废处置经营资质的企业。截止2023年底已建成汽车用铝合金产能27.3万吨(其中在运行23.7万吨,另有3.6万吨在办理各项验收等手续),汽车零部件2,500万件以上,铝危废处置产能3.3万吨,已形成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铝危废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低碳循环,可以为客户提供从材料到零部件开发和生产、再到铝危废运输和处置的全产业链整体解决方案,提升了公司在汽车产业链中的业务覆盖面和市场地位,增强了与客户合作的紧密度和广度。同时,形成多元化业务格局,也有利于公司抓住汽车产业链材料环节、零部件环节、危废运输和处置环节等不同领域的更多发展机遇,有利于提升销量,降低整体经营风险,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废铝回收、铝合金、汽车零部件、铝危废运输及处置业务之间也存在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关系。公司废铝回收,不仅为铝合金、零部件业务提供原材料,降低成本,还可同时拓展含油铝屑、铝灰等危废运输和处置业务。公司汽车用铝合金根据下游汽车零部件、整车企业需求共同开发,为下游汽车零部件客户配套产能,形成了长期稳定合作,带动了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市场开拓。在汽车零部件产品开发过程中,公司利用上下游一体化发展的优势协同研发,对材料成份进行优化调整,进而提高汽车零部件的产品性能,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提升汽车零部件业务的竞争力,同时研发出更多高性能的铝合金材料,销售零部件也带动了铝合金的销量和市场开拓,另外公司零部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返回料可再加工成铝合金用于零部件生产。公司具有危险品运输和铝危废处置资质,可进行铝合金液远程运输直供,有利于公司铝合金业务的新客户开拓,提升销量;还可进行铝危废运输和处置,一方面处理公司生产经营中累积的大量铝灰渣,节省了委托第三方运输和处理的费用,且充分回收铝灰渣中的铝资源,降低了公司综合成本,另一方面处理后含铝量极低的再生氧化铝(高铝矾土熟料)主要销售给耐火材料厂作为耐火材料的辅料添加,公司也可对外承接其他企业的铝危废运输和处置业务,其中为客户提供铝危废运输和处置服务,不仅增加公司盈利,还有利于巩固铝合金、零部件客户的合作关系,促进销量提升。
公司生产的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空调压缩机、变速箱及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等相关核心零部件,其需在严苛的工作条件下进行长时间的稳定运行,对材料性能要求较高,且制造工艺复杂、精密度高,需要具备较强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铝灰渣属于危废,需要由具备危废处置技术和经营资质的主体进行处理。公司具备与大众、通用等知名整车厂的同步开发能力,从铝合金新材料研发、模具设计制造、铸造技术方案、机加工技术方案等专业角度提出改进建议。公司具备铝危废处置相关技术和经营资质。
铝合金材料方面,公司拥有高延伸率高强度铸造A-Si合金(免热处理材料,用于汽车大型部件一体化压铸)、高强韧压铸铝合金(免热处理材料,用于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耐热耐磨A-Si-Cu-Ni铝合金(用于汽车发动机活塞、汽车刹车盘)、高弹性模量高塑性铝-硅系铸造合金(用于汽车制动卡钳)等高性能铝合金材料专利技术,以及蓄热式熔炼炉生产工艺、旋转除气工艺、铝合金纯净度控制工艺等生产技术。汽车零部件方面,公司掌握了真空铸造技术、流量监控水冷技术、原液喷涂技术、局部挤压技术、挤压铸造技术、异常监控技术、智能集约化机加工生产线的运用技术、精确追溯系统的运用技术等。模具方面,公司掌握了模具设计的标准化建设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CAE模拟分析及经验教训库应用技术、高精度、高寿命模具制造工艺。此外,公司还掌握了铝危废资源化利用相关技术,并取得部分专利。
公司于2015年被认定为“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2018年被认定为“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公司与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建立研发合作,并享有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权利。公司注重技术人才引进,组建永茂泰汽车轻量化技术研究院。子公司安徽零部件为安徽省第十三批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公司建立了《新产品研发管理办法》等研发项目相关管理制度,促进技术的持续研究及应用推广;制定了《研发部绩效考核办法》《公司科技成果奖励办法》等激励制度,鼓励研发人员积极创新,并结合研发人员为公司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给予奖励,激发研发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研发工作绩效。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拥有有效授权专利140项,其中发明专利28项、实用新型专利112项。公司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皮尔博格合作开发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于2023年6月获得独家专利权,该专利材料兼具高强度与高塑性,在满足一体化压铸要求的同时可大幅度使用再生铝,成本更低。公司还持有爱尔思与上海交通大学的“非热处理自强化铝硅合金及其制备工艺”(专利号:ZL0.6)专利实施许可,有效期至2024年9月,使用该专利技术生产的铝合金材料可用于汽车大型一体化压铸。
公司在取得汽车零部件订单前,通常需要通过客户审核成为其合格供应商。公司客户主要为知名汽车整车厂或汽车零部件厂商,其在选择上游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过程中,通常具备一整套严格的质量体系认证标准,进入其供应商体系存在较高的准入门槛,企业不仅要取得国际通行的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需要通过客户对公司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等多环节的综合审核,方可成为候选供应商。公司成为候选供应商后,与客户沟通新项目的开发内容,方案获得客户认可后进行报价,中标或与客户协商一致后,双方签署项目合同。项目开发过程主要包括模具及工装设计制造、生产设备配置、样件试制、PPAP(生产件批准程序),通常需要1-2年的周期,而从PPAP至项目达产,则通常需要1年左右的爬坡期。客户一旦选定供应商,合作关系往往也将保持长期稳定。此外,公司铝合金产品主要用于生产汽车发动机等相关核心零部件,为了保证产品性能,最终客户通常需要对核心零部件的铝合金供应商进行审核,铝合金供应商一旦选定,就不会轻易更改。公司与主要客户均有多年合作历史,并且签订了年度协议或长期合作协议。
公司与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苏州三电、长安马自达等铝合金客户,以及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域三电等零部件客户长期紧密合作,是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的一级供应商。公司与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采用了铝合金液厂内直供合作模式,同时根据客户新增项目配套新建铝合金产能,双方形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合作关系,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并开展同步研发合作,带动了公司铝合金业务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公司铝合金业务还开拓了晋拓、文灿、舜富、佳合朔、金澄、遵航、瑞鹄、爱仕达等优质客户,未来需求量将逐步提升,扩大合作规模。公司汽车零部件与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一汽大众、华域三电等主要整车和零部件厂商建立了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开拓了联合汽车电子、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华域麦格纳、伊控动力等优质客户,同步开发、共同发展,为客户向新能源汽车转型提供从铝合金材料到零部件的产业链配套。公司汽车零部件配套大众MEB和通用BEV3新能源车型平台,合作广度在扩大,并开发了新势力车企。
截至2023年,公司零部件产品通过其他零部件企业间接配套的车企有福特、理想、雷诺、五十铃、菲亚特克莱斯勒、沃尔沃、宝马mini、标致雪铁龙、长城、斯特兰蒂斯、长安、捷豹路虎、广汽、日产、比亚迪、奇瑞、吉利、赛力斯、小米等。其中,公司的车顶前ADAS雷达底座总成、摄像头底座直接配套蔚来,公司向骆驼供应的电池下箱体间接配套蔚来;公司向联合汽车电子供应的电机端盖、逆变器壳体等已间接配套理想、长城、宝马mini、本田、上汽大众、吉利等;向皮尔博格供应的控制臂总成,间接配套小鹏;向瑞鹄供应的减震塔、向达奥供应的支架、副车架、向联合汽车电子供应的电机端盖,间接配套奇瑞;向华域电动、华域三电、伊迈斯、伊控动力供应的电机壳体、高压连接铜排等已间接配套上汽、吉利、零跑等;向博格华纳供应的压壳间接配套比亚迪混动车;向大陆制动系统供应的制动卡钳已间接配套上汽、广汽、福特、小米、赛力斯等。截止2023年,公司向蔚来、理想、小鹏、零跑、吉利、奇瑞、比亚迪、小米、赛力斯等车企直接或间接配套产品的销售数量、金额及在公司占比相对较小,未对公司业绩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以“务实求精、持续改进、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作为公司质量管理的方针,坚持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坚持精细化生产管理,建立了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产品符合相关技术标准,产品质量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公司与客户建立了顺畅的沟通渠道,在行业中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公司之全资子公司上海零部件、安徽零部件、山东零部件、安徽铝业、四川铝业、安徽环保均分别通过了IATF16949:2016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国际汽车行业质量体系标准组织产品生产,并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实施质量控制,持续保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公司实验室拥有国内外先进的检测设备,包括德国Wenze三坐标测量仪、英国LK三坐标测量仪、英国Tayor轮廓仪、德国蔡司金相显微镜、X光探伤仪、德国YXLON工业CT、美国Thermo直读光谱仪、德国Obf直读光谱仪、德国Ideco热分析和密度当量测试仪、光学投影仪、拉力机、硬度计等,具备了合金化学成份分析、机械性能分析、产品内部质量分析、精度尺寸检测等能力。公司实验室通过了上汽通用GP-10认证及一汽大众和上汽集团600104)的实验室认证。公司所有产品出厂前均需通过实验室的抽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客户要求。
公司建立了专业的质量管理团队,导入实施上汽通用的BIQS管理体系,制定了系统的质量控制措施,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检验,以保证产品质量。公司建立了一体化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四个层级文件即质量手册、控制程序文件、支持性管理文件及作业指导书、各类质量记录。通过《产品设计评审规定》《采购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以及《检验规范》等制度对从产品的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入库、生产制造过程到成品出厂均做了明确和详细的规定。公司将质量控制落实到各个不同的层次和职能部门,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改善措施,以保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在受控的状态下有效运行。公司积极应用信息网络和大数据等先进手段记录铸造、机加工等环节信息,在产品上刻印二维码,将产品与生产时间、班次、设备编号、测量数据、检查员工号、包装箱编号等信息绑定,实现产品生产制造过程可追溯。公司采用异常监控系统,通过将铸造设备和周边设备参数集成实现监控功能,降低人为判定铸件品质出现偏差的风险,有效防止操作工误将不良品混入合格品并流至下道工序甚至到客户处。
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3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0.07%;全年铝合金业务销售额24.6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25%;全年汽车零部件业务销售额10.0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5%。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汽车行业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之一,而中国汽车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之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将超过3100万辆,同比增长3%以上。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除传统车企外,各大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汽车产能快速扩充,新车大量上市,市场供给随之过剩。而汽车行业巨大的设备投资和由之而来的固定成本决定了销量的重要性,市场份额成为车企竞争的优先项,以价换量成为车企短期内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价格战成为常态。同时,随着新型科技企业的进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愈演愈烈,汽车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在此形势下,部分车企凭借品牌、技术等优势,有望获取、并巩固市场地位;而部分缺乏核心竞争力、资金链断裂的车企也逐渐被市场所淘汰。随着旧市场格局被打破,新的品牌叙事和消费价值观正在重塑汽车市场的发展。
庞大的燃油车保有量给能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而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也对车辆的加速性、制动性、操稳性及行驶里程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据统计,汽车整车重量每降低10%,燃油效率可提高6~8%,排放可降低4%,汽车轻量化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在各种汽车材料中,铝的密度仅为钢的34%、铜的30%,且成本较低,添加合金元素后的铝合金强度大幅提高,且塑性优良,可加工成复杂形状,是目前主流的汽车轻量化材料。根据汽车工程学会编制的《汽车轻量化技术路线图》,对于车用材料,短期以完善高强度钢应用体系为重点,中期以形成轻质合金应用体系为方向,远期形成多材料混合应用体系为目标,其中铝在轻质合金应用中居于主体地位,汽车零部件“以铝代钢”,铝用量逐年增加。
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及轻量化的发展趋势带来了全产业链的巨大商机。当前汽车发动机、传动、热管理系统及车轮毂的铝制零部件较为成熟,近年来随着免热材料及一体化压铸的推广应用,车身、底盘、刹车系统等零部件铝渗透率快速提高,未来随着铝合金材料更多潜能被发掘,汽车零部件铝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年我国汽车单车用铝量分别达到250kg、350kg,相较于2014年减重分别达到30%、40%,国际铝业协会预测,2030年中国汽车行业用铝量将达1,07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9%。
为应对世界环境和能源问题的严峻挑战,全球各主要政府纷纷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降低碳排放作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大战略选择。铝工业作为有色金属节能降碳的关键领域,大力推广再生铝已成为中国乃至全球铝工业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之一。根据《再生有色金属产业发展推进计划》,与原生铝生产相比,每吨再生铝相当于节能3,443千克标准煤,节水22立方米,减少固体废物排放20吨。同时由于再生铝中本身含有Mg、Si、Mn等合金元素且成本相对较低,生产过程中对元素进行除杂、调配,即可产出符合国家标准的铝合金牌号,应用领域主要包括汽车发动机系统、壳体和车轮毂等。
在“双碳”背景和限制“两高”政策下,我国大力鼓励发展再生铝循环经济产业。2022年11月,工信部、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要完善再生有色金属资源回收和综合利用体系,引导在废旧金属产量大的地区建设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布局一批区域回收预处理配送中心。目前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再生铝占比大大超过原铝,我国再生铝占比较低,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2023年,我国再生铝产量950万吨,同比增长9.83%,根据《“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及《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目标2025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
综上所述,在汽车产业大发展和汽车轻量化发展趋势的背景下,公司所从事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公司所布局的从废铝回收、汽车用铸造再生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生产到铝危废运输和资源化利用的上下游一体化全产业链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未来公司将不断顺应时代潮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努力“成为行业最优秀的世界级公司”。
未来公司将重点研发、开拓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自强化型铝合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新客户、新市场,持续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重点开发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减速箱、电控、车身、底盘等的铝、铜等部件;持续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铝合金和再生铝合金业务;积极扩大铝水直供业务;实现废铝、铝屑、铝灰资源化综合利用,形成绿色、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同时高度关注其他行业铝合金的应用,利用自身优势开拓产品线宽度。
2024年,公司将继续围绕“成为行业最优秀的世界级公司”发展目标,紧紧把握阶段特征、抢抓产业发展机遇,坚定铝合金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布局,坚决落实“拓市场、稳经营、重研发、强管理”的经营思路,真抓实干、积极面对,不断夯实经营基础、防范经营风险、提高经营业绩,以变应变提高生产经营能力、聚焦效益增强价值创造能力,奋力开创公司高质量发展新局面。2024年,公司将围绕年度经营目标实现开展一切生产经营管控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产品的市场份额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客户开发力度,不断优化客户结构,提高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及国际客户的销售比例。铝合金业务将在保证皮尔博格、一汽铸造、科尔本、苏州三电、长安马自达、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上海汽车、华域三电等长期主要客户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晋拓、文灿、舜富、旭升、遵航、欣玉、博俊等新合作客户业务规模,同时借助铝合金液远程运输优势,积极拓展公司周边的铝合金液直供体量;零部件业务将继续深化市场布局、大力开拓新能源及国际市场客户,提高优质客户占比,进一步扩大与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的合作广度与深度,做好通用混动车的发动机、驱动电机及混动变速箱零部件的项目开发和销售工作,提高单车销售额;新能源业务将在与联合汽车电子、伊控动力合作新能源车载逆变器壳体的基础上,加大新客户开发,加速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铜排项目及车载嵌件注塑产品开拓和批产,积极拓展氢能源零部件相关项目。
产品的制造能力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基础。2024年,公司将对标行业标杆公司,从采购、工艺、技术、效率、质量、设备及模具等方面入手,降低原材料成本、铝耗、能耗、废品率、单件折旧、人工成本等各项生产成本,以生产的高负荷、稳定性、规模化实现增产增效。2024年,公司将积极拓宽原材料采购渠道,努力降低采购单价,提高采购原料质量,加大废铝、返回料的采购量;严抓配料组合,提高废料使用比例;开展标准化作业,提高直收率、回收率、合格率;与上汽通用紧密协同,导入和实施BIQS体系;深入现场管理,做好过程审核和产品审核;锁定工艺参数,稳定产品质量;加强质量检验,做好自检、互检、专检;改善模具结构,提升产品合格率;实行设备预防性保养,减少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推进复制模模框重复利用,降低模具开发成本,延长模具使用寿命;加强设备和生产联动,及时调整天然气流量,降低能耗;全面压缩可变成本,落实消耗性物料的定额领用、班次盘点,推进物料的规范使用和循环使用;废料分清,避免混料造成降级使用浪费;全面筛查整改现场跑冒滴漏,降低日常成本。
2024年,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以新技术应用、新工艺研究、新产品开发支撑公司高质量发展。公司将重点开发低压铸造、超大型压铸、新能源电驱、电控、车身、底盘等零部件产品;加快压铸的微量喷涂、高真空压铸、高压点冷工艺、铸件后工序自动化等技术工艺应用;推进一模多件的开发,储备开发1号模具及一体化压铸技术能力,参与潜在客户前机舱、后地板的开发;研发新的免热处理铝合金材料并申请专利;实施一模多件开发、产品轻量化、加工余量减少、冷却系统优化等技术降本措施;统一设备动作标准化,优化生产节拍,提高生产效率,升级设备以提高铝合金液运输效率。
2024年,公司将加强预算管理,增加绩效引领,创新体制机制,推动公司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将开展全面预算管理,缩小核算单位,分产品独立核算,并根据不同产品特点制定相应的减亏增效策略;开展每日计算、每周分析、每月考核,严格控制可变成本的支出;创新激励机制、完善考核体系,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建立结合市场需求变化、各经济开机模式、原材料价格的成本最优化生产模式;推进精益生产,提升全员降本意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经营者;建立体系、流程、作业标准及规章制度,推进规范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设;牢牢守住安环底线,加强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加强联合安全检查,召开月度、季度安全会议,开展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做好废物、废气、废水、噪音管控和危废管理;推进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复审以及铝业管理倡议组织(ASI)认证。
公司主营汽车用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业务,属于汽车产业链,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和汽车行业的所处周期、竞争状况密切相关。当宏观经济处于扩张周期时,各行业需求旺盛,铝消费增长,带动铝价上行,在公司以铝价作为产品基价的定价模式下,有利于增厚公司业绩,同时,汽车消费旺盛,带动产业链需求增长,零部件企业规模效应得到充分发挥,有利于降低单位成本,提升业绩;另外,当汽车行业竞争格局相对稳定时,汽车价格处于合理区间,在积极降本增效的趋势下,有利于整个汽车产业链盈利的改善。相反,当宏观经济处于收缩周期时,各行业需求不振,铝消费低迷,导致铝价低位震荡甚至下行,不利于公司业绩增长,同时,汽车消费较弱,产业链需求减少,零部件企业单位成本偏高,导致毛利率下降;另外,当汽车行业严重内卷,发生价格战时,汽车降价压力向产业链上游传导,将给整个产业链经营业绩带来压力。此外,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不断发展,车企数量、汽车产业投资及产能规模都有较大增长,国内汽车行业严重内卷,2023年价格战激烈、持久,同时上游汽车用铝合金、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在不断扩大产能,电解铝企业提高合金化率往下游铝合金延伸,汽车轻量化趋势所带来的良好前景也在吸引新的竞争者加入,存在行业产能过剩、供过于求、竞争加剧、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甚至被淘汰出局的风险。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若公司不能持续提升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建立成本优势,将会处于不利地位,从而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
另外,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应用占比不高。近年来,各国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部分国家和车企公开禁售燃油车时间表,电动化浪潮席卷欧美各国,上下游产业链高速发展,传统燃油车的市场空间正在被新能源车挤占。“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产销量快速增长,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已达到31.6%,随着产业链成本的降低,新能源汽车价格下降,相对燃油车的竞争力上升,对燃油车的替代速度加快,传统燃油车市场空间被蚕食,降价促销成为常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得汽车发动机系统被电池、电机、电控取代,导致发动机相关零部件和铝合金材料需求逐渐呈萎缩趋势、降价压力传导影响也加大,而三电系统相关零部件和铝合金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同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设备产线、客户等与传统燃油车也存在较大差异,企业转型新能源需要调整技术团队和产品开发路线、新增投资建设新能源设备产线、开拓新能源车客户,由于汽车行业存在上下游企业供货资格认证等严格程序,上下游紧密绑定,新客户开发存在壁垒,企业转型新能源又受到传统燃油车客户转型速度的影响,企业存在错失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机遇、传统燃油车业务下降,整体产销量和收入、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
对于上述风险,公司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汽车消费和行业竞争状况等,积极开拓市场,提升产销量,并采取各方面措施持续降本增效,建立成本优势;公司在巩固原有传统燃油车主体业务的同时,积极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新能源汽车铝合金材料和零部件的人才引进、项目和产品开发、产线设备投入、工艺导入、客户开发等,新能源汽车业务比例在逐步提升。
随着公司持续开拓市场,客户数量逐年增加,但不同客户销售额占比差异较大,对单一客户的依存度偏高。公司现主要客户有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苏州三电、长安马自达等铝合金客户,以及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上海汽车、华域三电、一汽大众、博格华纳等零部件客户。现有客户主要集中在上汽、华域体系,公司与之建立了长期稳定、互相依赖的合作关系,合作广度、深度扩大,其中与皮尔博格、科尔本、一汽铸造开展铝合金液厂内直供,皮尔博格8万吨、科尔本2.2万吨、一汽铸造3.5万吨。优质大客户能为公司带来稳定的收入和盈利,但同时导致客户集中度较高,尤其是对皮尔博格的销售占比较高,存在对大客户依赖风险。近年来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合并计算)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在70%以上,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皮尔博格的销售收入(受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的企业合并计算)占同期营业收入的40%左右。铝合金液厂内直供项目及汽车零部件产能利用率受客户生产经营状况的影响较大,若皮尔博格或者其他主要客户因自身经营业务变化、需求下降、价格下降或者与公司合作关系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导致公司产能利用率下降,产销量及销售收入、毛利率下降,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对于上述风险,公司将持续积极开拓市场,一方面以不断完善的产业链,持续巩固与现有客户尤其是长期大客户的合作,做好现有客户的新产品开发、产能配套和生产、销售服务,扩大合作广度和深度,提升产销量;另一方面,加大新客户开拓力度,带来业务增量。2023年,公司市场开拓成效明显,一汽铸造、博格华纳、大陆制动系统、联合汽车电子等原主要客户的销量均有较大增长,同时,公司近年来新开拓的晋拓、文灿、舜富、金澄、遵航、瑞鹄、佳合朔、爱仕达等客户也为公司带来增量,保证了公司产销量的增长,促进了公司客户销售结构的优化,大客户依赖风险有所下降。
公司主要经营业务需采购纯铝、废铝、硅、铜、镍等原材料,合计占总采购额的比重在90%左右,所占比重较高,其中纯铝、硅和铜的采购价格主要参照上海有色网和长江有色金属网、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市场价格确定,废铝的采购价格与纯铝的价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其中新废铝采购基本按照纯铝市场价格乘以一定的系数确定,旧废铝采购主要通过参考废铝市场报价,同时需根据废铝所含金属量和回收率协商定价。公司产品铝合金定价主要参照上海有色网和长江有色金属网、上海期货交易所等关于铝合金所含元素(铝、硅、铜、镍等)的报价,并考虑损耗、合理利润等因素,汽车零部件定价主要考虑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合理利润等因素,与客户协商确定,其中主要以铝价作为产品定价的基价,铝合金基价主要按月度铝均价执行,汽车零部件基价按月度、季度、半年度或年度铝均价执行。公司主要原材料的采购价格与产品的销售价格均受大宗金属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其波动趋势又受到国际政治经济局势、货币政策、供需关系、国家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波动趋势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幅度及波动时间存在差异,日常经营中存在因大宗商品市场价格大幅波动导致的公司采购成本上升、产品价格下跌等生产经营风险,可能对盈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公司贸易配合采购,根据工厂生产需求及生产计划,降低优化采购单价,同时加速公司存货周转,降低存货跌价等风险,但贸易本身存在价格波动风险,以及上下游违约等风险,可能给公司带来损失。另外,汽车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降价促销成为常态,降价压力势必向产业链上游传导,将导致公司毛利率下降,存在盈利下降的风险。
对于上述风险,公司将加强对大宗金属市场价格波动的分析预判,并根据产品销售计划、具体订单情况及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调整采购策略,采购与贸易结合,降低优化采购单价,控制采购成本;汽车零部件产品由于部分客户调价周期较长,每年末公司会根据铝价波动幅度及市场情况,通过与下游客户协商补差的方式弥补铝价波动的影响;公司将尽调供应商及销售客户,优化上下游客户资源,建立安全稳定的贸易链条和业务模式;公司将利用期货市场,通过开展铝、铜、镍、硅等期货交易对原材料采购及现货库存进行套期保值,控制并降低采购成本和锁定销售利润,保持公司盈利稳定,降低公司主营业务风险。
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一方面日常经营需要大量流动,同时汽车零部件行业设备投资规模较大,产品研究开发至达产周期较长。公司日常经营采购纯铝、废铝、硅、铜、镍等原材料,需要垫付大量的流动资金,同时铝合金和汽车零部件销售付款结算存在一定账期,随着业务规模的增长,公司存货、应收账款等流动资产相应增大,给公司营运资金带来压力,2021、2022、2023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994.13万元、5,105.50万元、9,319.54万元;公司属于行业第一梯队,但规模距龙头企业仍有一定差距,目前处于资金投入和业务扩张期。公司正在扩大产能,并转型新能源汽车领域,尽可能缩小与龙头企业的差距,目前在安徽广德在建一体化压铸项目,部分产品产能提升、以及开拓的新客户及新项目也在配套投入产线和设备,公司研发投入也在增加。公司通过为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公司及子公司部分资产质押、信用贷款等方式向银行融资,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127,572.22万元,资产负债率37.79%,公司担保余额40,380万元。如果在未来经营过程中,公司盈利能力和现金流发生重大不利变化,不能及时偿还融资款项,可能导致债权人行使抵押权处置相应资产,或要求公司及子公司承担担保责任,进而影响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
对于上述风险,公司一方面做好资金预算,优化采购策略,采购与贸易相结合,控制库存规模,并提高存货周转率,加大销售回款力度,改善经营现金流,同时谨慎投资规划,控制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提高投资回报率,确保经营和公司经营稳定,另一方面公司将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降低公司资金风险。
公司通过开展套期保值业务,控制并降低采购成本和锁定销售利润,保持公司盈利稳定。但在开展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1)公司锁定期货价格后,其后续价格可能发生与公司预判价格趋势相反方向的波动,可能导致采购锁定价格高于最终市场价或销售锁定价格低于最终市场价,另外,期货和现货基差也可能因市场波动而拉大,导致公司未达到套期保值目的,存在给公司主业经营造成损失的风险;(2)如持仓期货大幅亏损,可能存在因公司资金划拨延迟、不能及时补充保证金而被强行平仓带来损失;如交易品种流动性降低,公司无法及时以预定价格成交,导致交易结果与预定方案偏差较大,从而带来损失;(3)公司到期如拟进行实物交割,存在因交易对手方不履行合约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4)套期保值业务专业性强、复杂度高,如业务和内控流程执行偏差、员工违反职业道德、发生信息和交易系统故障及其他外部事件导致操作不当、操作失败,可能导致部分交易品种、规模、期限与需管理的风险敞口不匹配,从而导致部分交易不符合套期保值要求或者造成损失的风险;(5)期货品种所在行业监管政策,以及期货或套期保值监管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或对相关监管规则、公司内控流程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期货市场发生大幅波动或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出现违规风险。
公司期货交易的目的是套期保值,不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对于上述风险,公司制定了如下风控措施:(1)公司套期保值业务由业务、交易、内控、财务、信披、决策等不同职能的人员负责,各司其职,对现货及期货价格及套期保值策略进行相对专业的判断和设计,并控制风险、规范核算和披露;(2)公司制定了《套期保值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业务流程和止损限额等风控措施;(3)公司套期保值业务在履行董事会和/或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的前提下,在日常执行中,需由不同部门申请或审核后,提交公司套期保值业务领导小组决策;(4)公司《套期保值管理制度》规定了现货、期货交易及套期保值盈亏信息汇总并定期报告的流程,以便套期保值业务领导小组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进展;(5)公司内控部门负责关注和评估各类风险,将风险信息定期发送套期保值业务领导小组,并与相关部门拟订交易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发生重大风险时,及时做出预警,与相关部门拟订风险处置方案并执行;(6)公司设定:开展套期保值业务,将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加总后的已确认损益及浮动亏损金额,达到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且绝对金额超过800万人民币,为止损预警线万元,为止损平仓线)公司严控套期保值业务规模,要求用于套期保值的期货数量、期限不得超过销售计划或合同、订单对应的现货数量、期限,对于因市场、政策等其他原因导致实际销售减少或销售计划缩减,从而出现超出销售用量之外的现货库存,需要开展现货库存的卖出套期保值时,用于套期保值的期货数量、期限不得超过库存现货数量和卖出期限。
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存在出口,收款以美元或欧元结算,同时公司也持有一定数量的外汇,鉴于汇率、利率波动较大,公司出口业务及持有外汇面临较大的汇率、利率波动风险。为了控制汇率、利率波动带来的风险,公司拟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充分利用外汇衍生品交易合约的套期保值功能,锁定远期汇率、利率,降低汇率、利率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的不利影响。但在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过程中,存在如下风险:(1)在公司锁定远期汇率、利率后,市场汇率、利率后续可能发生与公司预判趋势相反方向的波动,导致公司未达到套期保值目的,存在给公司造成汇兑损失或利息损失的风险;(2)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会占用公司一定的流动资金或银行授信额度,在交割时也需要有足额资金供清算,可能存在因公司流动资金不足而无法完成交割的风险;(3)存在因交易对手方不履行合约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的风险,或者客户订单调整、应收款项逾期等原因,导致开展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到期无法履约的风险;(4)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专业性强、复杂度高,如业务和内控流程执行偏差、员工违反职业道德、发生信息和交易系统故障及其他外部事件导致操作不当、操作失败,可能导致部分交易币种、规模、期限与需管理的风险敞口不匹配,从而导致部分交易不符合套期保值要求或者造成损失的风险;(5)国内外法律法规、进出口及外汇、利率监管政策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公司对相关监管规则、公司内控流程执行不到位,可能导致汇率、利率发生大幅波动或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出现违规风险。
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主要是为了控制出口业务和持有外汇的汇率、利率波动风险,不以获取投资收益为目的。对于上述风险,公司制定了如下风控措施:(1)公司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由财务部门拟订方案和操作,其他部门各司其职,对汇率波动、利率及外汇衍生品交易策略进行相对专业的判断和设计,并控制风险、规范核算和披露;(2)公司制定了《远期结售汇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职责、业务流程和止损限额等风控措施;(3)公司开展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在履行董事会和/或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的前提下,日常执行中,由财务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测算情况拟订交易方案,提交总经理决策;(4)公司《远期结售汇管理制度》规定了远期结售汇交易信息登记及盈亏汇总并定期报告的流程,以便总经理和相关部门及时掌握进展;(5)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关注和评估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的各类风险,并与相关部门拟订交易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发生重大风险时,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总经理,并提交分析报告和解决方案;内控部门监督风控执行情况;(6)公司设定:外汇衍生品交易已确认损益及浮动亏损金额,或者开展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将套期工具与被套期项目价值变动加总后的已确认损益及浮动亏损金额,达到公司最近一年经审计的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的5%且绝对金额超过800万元人民币,为亏损预警线万元人民币,为止损线)公司选择具备合法经营资格、信用良好且长期合作的外汇指定银行为交易对手方,并审慎审查合约条款,不得与不具备合法经营资格的机构进行交易;公司关注出口合同履行、客户应收账款管理、公司持有外汇及汇率、利率波动情况,并控制外汇衍生品交易业务规模不超过出口业务及持有外汇的风险管理所需。
重回3100点,“牛市旗手”携手地产股猛攻!一纸公告砸跌停,无人机大牛股实控人禁入市场5年!多只海外机构调研股一季度净利润翻倍
阜博集团早盘涨超5% AI语料价值不断的提高 版权保护及变现行业前景向好
中关村管委会张宇蕾:对承担重大任务的独角兽企业给予不超过1亿元的资金支持
国家能源局:将不断完善新型储能政策体系,支撑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已有43家主力机构披露2023-12-31报告期持股数据,持仓量总计719.46万股,占流通A股4.27%
近期的平均成本为7.01元。空头行情中,目前反弹趋势有所减缓,投资者可适当关注。该股资金方面呈流出状态,投资者请谨慎投资。该公司运营状况尚可,暂时未获得多数机构的显著认同,后续可继续关注。
投资者关系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