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8-03 20:33:33 | 作者: 铸铜加热器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号——行业信息公开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2023年,虽然面临局部地缘冲突、全球经济复苏乏力、消费者需求转变等挑战,但得益于国内持续的促进消费政策、出口市场强劲及新能源汽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中国汽车行业稳步运行。2023年,我国汽车市场需求进一步回升,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3,016.1万辆、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0%。
2023年,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从分产品类型来看,重卡、轻客、微卡呈迅速增加态势,但背后的驱动因素各不相同,重卡受天然气能源的经济性和海外市场需求双驱动;轻客主要为新能源市场拉动,轻客市场新能源渗透率较高;微卡与终端消费高度相关,小微商业及服务业恢复带动微卡产品需求。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2023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从销量结构来看,轻型商用车(轻卡、皮卡、轻客)销量占比56.92%,销售229.44万辆,同比增速18.41%,保持快速增长;中重卡销量占比25.26%,销售101.82万辆,同比增速32.64%,同比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其中,重卡在经历2022年的低谷后需求回升,全年累计实现销售91.11万辆,较2022年全年的67.19万辆增长36%;微卡销量占比15.54%,销售62.65万辆,同比增速23.64%。中国商用车产业未来将逐渐聚焦单车价值的增长及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
近两年,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得到快速地发展,2023年以来,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至2027年底,减免力度分年度逐步退坡,很大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叠加促消费政策等因素刺激新能源汽车需求释放,同时海外新能源市场需求亦有所扩大,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国内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量分别为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其中,新能源商用车产销分别占商用车产销11.5%和11.1%;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占乘用车产销的34.9%和34.7%。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需求量与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紧密关联。我国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种种激励政策鼓励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同时,汽车制造商也在加大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生产力度。随着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普及程度逐步的提升,对热管理系统的需求量也会逐步增加。从结构看,新能源电动车新增电池包和更复杂的电子设备,对热管理精度要求更高;从实现方式看,新能源汽车空调制热时需要额外增加PTC或热泵,压缩机需升级为电动压缩机,三电系统热管理也要增加相应的回路。其整体构造更为复杂,涉及零部件更多,价值量也相应增大。随着各整车厂对电池和电力电子设备的热管理的重视程度逐步的提升,热管理系统的应用慢慢的变多,对电池热管理的性能要求也慢慢变得高,市场需求将推动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的增长。
2023年,受益于国内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运行,非道路移动机械市场有所回暖,但受基建需求趋弱、房地产投资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开工不足等影响,行业仍面临较大压力,农业机械行业则在农耕需求回升下提升明显。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柴油内燃机销量511.65万台,增长率为19.36%。其中,工程机械用 89.32万台,农机用155.63万台,船用5.65万台。
随着中国造船业近年来的快速崛起,从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这 3大世界造船指标来看,中国造船业已多年保持世界领头羊。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数据,2023年全国造船完工量 4,23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1.8%;新接订单量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随着国际和国内市场对船舶环保要求的提升,以及船舶排放标准的一直在升级,我国巨大的船舶市场需求,将为内燃机尾气污染治理行业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碳化硅新材料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在国防军工、石油化学工业、工业窑炉等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不断的发展,碳化硅复合材料做刹车盘,具有密度低、摩擦系数稳定、磨损量小的特点。其超轻的特点不仅符合电动车轻量化趋势,优越的制动性能也更加适配无人驾驶的技术方面的要求,市场空间广阔。
目前,碳化硅作为制动材料的应用以碳陶刹车盘为主,作为一种高端制动产品,碳陶盘因其高昂的售价,此前主要被用于部分追求性能的改装车和高性能跑车上,或以选装的形式出现在高端车型中。随着对轻量化的需求催生出新的市场,国产厂商逐步进入碳陶、铝碳化硅先进复合材料在汽车刹车盘等制动领域的应用,凭借规模化制造等优势,已将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一下子就下降,未来在制动领域替代铸铁刹车盘的前景广阔。
近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不断出台支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汽车尾气处理领域,自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方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不符合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的汽车,国六b排放标准的全面实施,对促进燃油车市场迭代升级以及市场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公司采用重结晶技术路线的碳化硅产品,具备优秀能力的耐热、耐蚀性能和导热性能,可承受更加恶劣的再生环境。
碳化硅辊棒作为辊道窑的关键配件之一,大多数都用在高温窑炉的承重结构架,起着承载、支撑、传递和保护被烧制品的作用。根据QYResearch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9年全球碳化硅陶瓷辊棒市场规模将达到4.53亿美元,这将为公司碳化硅新材料未来在碳化硅辊棒领域的应用提供较大的市场空间。
碳化硅具备极高的导热系数,同时其化学性能稳定、热线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并具备优秀能力的抗热震性。随着全球积极地推进节能减排,石油化学工业行业也将加快传统化工向高端化、集群化、绿色化发展的步伐,碳化硅新材料在化工领域应用丰富,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国家对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日益重视,各类环保政策密集出台,2022年 1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 13.5%,其中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强调强化VOCs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加强VOCs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治理,这些政策的出台促进了工业废气治理(VOCs)行业的发展。
目前,中国从事VOCs治理企业超千家,其中约一半以上的企业主营除尘、脱硫、脱硝等大气治理或别的业务,且同时兼顾经营VOCs治理业务。随着中国政府对于VOCs治理日益重视,环保要求日趋严苛,石化、涂装、造纸等行业的VOCs排放治理标准将逐步完善,有望推动本土企业逐步发展以满足日趋增长的VOCs治理需求。
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公司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认可实验室(CNAS)等国内领先的研发平台,先后承担多项省部级重点研发计划与重点项目,是全国发动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柴油机SCR尾气后处理工作组召集单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后处理系统分会理事长单位、秘书处常设单位。
截至目前,公司牵头或参与制定了 19项行业标准,承接国家、省级大气污染治理项目25项,制定尾气后处理行业所有标准19项,取得授权专利307项(其中,发明专利67项)、软件著作权15项。SCR系统和DPF系统分别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拥有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管理示范企业、中国发动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奖一等奖、江苏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拥有国家驰名商标、国家重点新产品、江苏省名牌产品等称号;多项技术通过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具备了尾气后处理系统完整产业链,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船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尾气污染治理及工业污染治理。
发动机尾气治理行业属于节能环保产业。节能环保产业为我国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起的产业之一,其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的强力支持。2018年 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共同发布了GB17691-2018《重型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国六标准),标准中详细制定了各个阶段的明确实施时间,2021年7月1日,所有车辆应满足6a标准。2023年7月1日,所有车辆应满足6b标准。凡不满足相应阶段标准的新车均不允许生产、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非道路机械和船舶领域也相继出台国四、国二标准。
以上标准的实施对尾气末端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得尾气末端治理系统复杂程度大幅度上升,末端处理系统价值量也有所增加,作为国内发动机尾气治理的领先企业,有关标准的颁布为公司业务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近年来,随国家“双碳”目标的提出,各类交通单位电动化成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碳减排承诺总体战略的重要路径,全世界汽车新能源化趋势已毋庸置疑,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迅速,渗透率不断的提高。对此,公司在立足现存业务的核心优势和协同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业务领域,开拓业务方向,积极进行有关产品研发,切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 3 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的“汽车制造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秉承“诚信经营、合作共赢”的经营理念,不断延伸服务范围、拓展业务领域。公司业务涵盖大气污染治理装备及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颗粒捕集系统、碳化硅新材料、新能源CNG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汽车检验检测、工业VOCs废气治理、精密制造、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等。
公司尾气后处理系统主要包括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SCR)、颗粒捕集系统(DPF)、新能源CNG发动机尾气后处理系统等三大类300多个品种,可广泛应用于道路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发电机组、船舶等领域的尾气污染治理及工业废气污染治理。公司主导产品是发动机后处理系统核心关键部件,主要包括封装总成、尿素泵、尿素喷嘴和泵罐总成,是确保尾气满足排放法规要求、实现节能减排必要的技术装备,也是防治大气污染的环保技术装备,可有效降低发动机尾气中的氮氧化物(NOx)和颗粒物(PM)等污染物,防治大气污染,提高空气质量。
公司新能源热管理系统及其他产品主要包括高压电加热器、燃油水暖加热器、甲醇水暖加热器、前端散热模块、高压PTC除霜器、高压PTC采暖器、集中润滑系统等,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商用车领域。
公司专注于催化剂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主要分为柴油机尾气净化催化剂、天然气尾气净化催化剂、船用发动机SCR催化剂、工业VOCs治理等固定源催化剂。目前,已建成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承担了多个省部级科技计划项目。
蜂窝陶瓷载体,作为公司主营产品之一,据孔道结构划分,可分为直通式和壁流式,其中,直通式蜂窝陶瓷载体主要应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DOC、SCR、ASC催化剂,天然气尾气净化催化剂、船用发动机SCR催化剂、以及VOCs废气净化催化剂;壁流式载体主要应用于柴油发动机尾气净化CDPF催化剂和固定源除黑烟。壁流式载体根据材质划分,又可分为堇青石载体和碳化硅载体,公司当前主要产品为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
公司深耕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15年,在产品配方设计,原料纯度、粒度管控、生产工艺标准化、产品品质管控等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确保公司能持续稳定的提供各类堇青石蜂窝陶瓷载体。
堇青石陶瓷载体生产线配有全自动配料、连续成型、微波干燥、端面切割、激光打孔堵孔、隧道窑和梭式窑、自动外圆和下线检测等生产设备。通过PLC自动控制BOM进行生产投料、水冷反馈系统控制泥料温度和硬度,能有效保证产品一致性。同时,可以根据客户对蜂窝陶瓷载体的轻量化、高抗热冲击、高机械强度、低背压、高捕集效率的个性化需求,从配方设计初期就从配方设计、优化成型助剂、生产工艺参数、烧成制度等方面进行个性化设计,快速实现客户的各类特殊化要求。
末端治理技术作为污染源深度净化技术的关键,体系复杂,关键核心技术包括吸附技术、焚烧技术、催化技术、冷凝技术、吸收技术、生物治理技术等。凯龙蓝烽一直从事催化剂的研发和生产,申请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工行业典型VOCs催化净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示范”,和华东理工大学工业催化所形成多年的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VOCs催化剂的研究与应用经验。
针对VOCs废气种类和各自特性,凯龙蓝烽开发出的各废气类型催化剂,具有转化温度低、催化活性高,热稳定性好,耐水毒化强,使用寿命长,结构强度高等优点,并可根据VOCs排放特点(种类、浓度、流量等),设计开发组合型催化剂,以满足不同客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
在工业废气领域,公司先后为多个行业所开发的专用催化剂匹配成功,积累了催化剂开发和应用经验。公司在此领域具有的成熟的方案和经验,以及快速的设计开发能力,都将有助于公司在工业废气治理领域持续发展。
凯龙宝顿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售后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立足于热管理液冷系统的研发和生产,涉及商用车、高功率等产品。公司主要产品有汽车空调管路、液冷机组管路、商用车液冷机组等。尿素品质液位传感器,采用超声波技术路线测量尿素溶液的浓度,拥有先进的抗气泡算法,各项技术指标均处于领先水平。凯龙宝顿与国内众多整车厂、发动机厂保持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产品 2021年通过了江苏省机械行业协会组织的新产品鉴定,并荣获2021年度江苏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
未来,公司将立足于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发和生产,通过寻求与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产业链企业合作,不断丰富热管理系统零配件产品线、江苏欧瑞森
江苏欧瑞森从事技术咨询、试验检测等业务,拥有各类实验室 40余个,并获得CNAS资质认证。报告期内,除满足凯龙总部的开发实验需求外还重点拓展外部发动机性能验证及整车性能相关的测试业务,尤其是新能源乘用汽车及增程式发动机台架、甲醇或氨燃料发动机台架的相关试验,完成了相关台架的升级和改造。
公司在2023年度顺利完成了整车环境舱转毂试验能力的建设,相关硬件设施及人员后勤保障能力均已建立,并顺利开展了数个市场业务的导入与交付,可满足新能源轻型车辆的整车试验,目前已与多个整车终端客户及检测机构建立了良好的业务联系。
未来,公司将持续完善汽车产业内零部件级别的试验与测试能力,重点拓展环境试验类、机械性能类、材料检测类、NVH测试类检测业务,同时,紧密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沿,探索并开展智能网联驾驶相关的检测业务。
江苏观蓝致力于高端碳化硅新材料的研发和产业化,自主研发了重结晶碳化硅DPF产品,属于高性能结构陶瓷,因其优越的物理性能,该产品也属于高技术含量的多孔陶瓷,可用做高性能碳化硅陶瓷过滤膜的支撑体。未来,公司将积极拓展重结晶碳化硅DPF车用市场,借助投资等方式加强与上游碳化硅粉体厂商等合作,同时,将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应用研发能力,补齐基础研发创新能力,往下游领域进行拓展。
公司采取以自主品牌经营为主、OEM为辅的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主要为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进行配套,以及用于在用车的尾气治理改造。公司的下游客户发动机厂商和整车厂商主要采取零库存管理模式,公司的生产主要根据客户的订单计划进行排产。公司为满足客户需要,必须根据客户需求量提供安全库存保障。
自主品牌:后处理产品制造企业自创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装备品牌,具有独立完整的研发、生产、销售体系,根据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生产、销售自主品牌的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装备。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拥有自主品牌,占据价值链的全部环节,可以获取产品实现的大部分利润。
OEM:部分催化消声器等封装产品的设计、工艺、结构由品牌商提供,生产厂根据品牌商提供的图样、技术文件和订单进行产品封装生产,产品以其品牌出售,即“代工生产”。公司接受品牌商的委托,为其封装生产相关这类的产品后直接销售给品牌商。
公司采用“以产定购”的采购模式,生产部门确定生产计划后,向采购中心提出采购需求,采购中心制订具体采购订单,按照比质比价原则向原材料供应商进行采购。除部分原材料由客户要求向指定供应商采购外,大部分原材料由公司自主决定采购来源。公司制定了严格、科学的原材料采购制度,形成了从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采购价格的确定到原材料质量检验完整的采购流程体系。公司目前已经建立了供应商资质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形成了稳定的合作关系,采购渠道稳定,完全能满足公司生产经营需要。
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依据客户订单定制产品。公司一般与客户签订年度框架协议,客户根据自身生产安排向公司下达订单。公司产品由公司本部、凯龙蓝烽、凯龙宝顿、江苏观蓝等进行生产。
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试验检测中心、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和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一直以来,公司始终将科技创新作为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打造核心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公司设有凯龙研究院,承担着公司的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对外技术交流、人才队伍培养等功能,是公司创新的重要载体。凯龙技术研究院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重点企业研发机构、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研发方向涵盖催化剂载体、催化涂层及催化剂活性组分研究、喷射控制器软硬件控制策略研究、尾气后处理产品结构及其焊接技术研究等领域,聚集各类专业背景的设计研发工程人员;拥有10个发动机综合测试台架,4个电力瞬态试验台架,配有AVL电力测工机、排放仪、颗粒分析仪、激光粒度分析仪及振动、淋雨、盐雾、高低温等试验检测设备,具备对各种机型柴油机和后处理系统及核心部件进行性能测试与检测能力,拥有 CVS(全流排放)测试能力。凯龙技术研究院与华中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科研院所长期合作,为公司产品技术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凯龙高科依托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部政策引导类专项、国家发改委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多项国家、省市级项目支持,牵头或参与制定了19项行业标准,其中,11项SCR标准、5项DPF标准、2项催化剂载体标准和1项汽车行业标准;获得专利307项(其中,发明67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5项;柴油机尾气后处理系统入选国家科技部重点新产品计划,SCR系统和DPF系统分别通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鉴定;拥有中国工业先锋示范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管理示范企业、中国发动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凯龙高科作为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先行者,研发生产了满足国六排放标准的商用车尾气后处理系统及配套客车领域的水电、甲醇、燃油加热器、除霜器、集中润滑器等智能环保产品,可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船舶、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等动力装置尾气污染治理及工业污染治理。
公司坚持以质量铸保证,通过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做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目前,公司已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得了SGS国际认证机构的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确保公司产品满足规范标准。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优秀的产品质量以及可靠的售后服务等,公司对外打造了一张亮眼的企业名片,注重个性化需求,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全面便捷服务。公司现有的合作客户涵盖了行业内知名企业。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依靠稳定的产品质量、良好的信誉、较高的品牌认知度,积累了一批下业重点领域核心海内外客户群体,并获得他们的高度认可,确保了公司在市场中的稳固地位和竞争优势。公司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客户分布广泛,具有优质的客户资源,主要客户有潍柴动力(000338)、三一集团道依茨、玉柴动力、一汽解放(000800)、东风汽车(600006)、中国重汽(000951)、福田汽车(600166)、动力新科(600841)、上汽大通、南京依维柯、庆铃、全柴动力(600218)、新柴股份(301032)、洛拖、常柴股份等众多道路、非道路客户。
公司集中研发领域优势资源、整合优化核心资源布局,对公司的碳化硅新材料、检验检测等研发资源进行整合,延伸产品上下游产业链,独立运营。公司通过引进政府产业资本,基于公司自身的产业优势,通过与高校合作、借助资本运作、寻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合作等方式,增强市场竞争力,推动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发展。
公司从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四个维度,对品牌工作的基础进行梳理。致力于以专利、标准等核心知识产权为支撑,以品牌为引导,依托国家政策引导,集聚产、学、研、用平台,面向终端客户,汇集各种资源,实现多主体的产业协同、互联,引领行业融合创新,构建自主产业链,助力双碳战略。公司已获得工业先锋示范单位、中国机械工业管理示范企业、中国发动机行业排头兵企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江苏省著名商标等多项荣誉。
2023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在地缘政治冲突加剧背景下,我国汽车行业多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受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消费市场需求回暖因素影响,加之各项利好政策的拉动,商用车市场谷底回弹,实现恢复性增长。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 3,016.1万辆和 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03.7万辆和40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8%和22.1%。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激烈的行业竞争,公司始终以技术为引领、以市场为导向,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降本增效措施,精益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公司各项经营指标逐步向好。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4,242.53万元,同比增长67.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36.1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重点工作如下: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强化战略协同,整合新老资源,通过打造市场、技术、人才等平台,建立多领域、多层次深度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公司成立江苏观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聚焦于碳化硅新材料领域,以增资扩股的方式引入了扬州江都产业基金。此外,公司还将检验检测、精密制造业务相关设备、房产以增资的方式分别转向新成立的江苏欧瑞森和江苏希领,进一步整合各业务板块资源。公司通过一系列举措,加强母公司与各子公司之间的业务联动,发挥公司客户与销售团队优势,打造了母公司、凯龙蓝烽、凯龙宝顿、江苏观蓝、江苏欧瑞森、江苏希领为中心的六位一体,统筹资源,相互扶持,强化价值创造的战略思路。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注重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应用研发能力,补齐基础研发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丰富尾气后处理系统及新能源热管理产品,目前公司与吉利匹配的甲醇燃料发动机后处理正在进行样件测试,与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合作开发氨燃料发动机后处理产品。在新能源热管理板块,公司强化了热管理产品的研发投入和产品的适应性,PTC风暖加热器和前段散热模块产品正在进行产品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推动各板块的融合和资源互通,规范营销流程。在积极巩固现有优质客户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向外拓展船用尾气处理、VOCs治理等市场,在船用柴油机后处理业务方面获取了多个客户项目订单。VOCs治理业务本年度首次实现了对外销售,与中国航发建立业务合作关系,顺利实现当年投产当年回款。凯龙宝顿外部销售占比首次突破60%,完成新品研发空调管路和电池液冷机组产线筹建。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精益管理水平,把精益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以“提高良品率、降费降耗”为关键。同时,公司通过加速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实现了上下游资源的调度优化,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中的难题。
报告期内,公司紧密围绕市场需求,强化基础管理,锤炼服务团队,推动板块融合和资源互通。在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巩固现有优质客户资源、增强客户粘性,同时不断拓展市场布局。随着外部环境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公司开始重视国际化布局,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推行“出海”战略,让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目前,公司与俄罗斯、土耳其、伊朗、意大利、沙特、瑞典等市场的一些客户进行了意向洽谈,其中,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三家、项目合作协议一家。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加强内部人才培养和外部高端人才引进,打造可持续发展团队,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动力(300152)。同时,公司加大分配机制改革的力度,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报告期内,公司推出了2023年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江苏观蓝设立员工持股平台,注重公司管理团队以及核心骨干的激励,充分调动核心团队的积极性,确保公司经营目标实现。
公司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成就客户,技术创新,诚信正直”的经营理念,坚持“品质第一”的原则,以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为公司发展的推动力,以创新的经营体系、严谨的质量管理、诚信的服务宗旨,坚持绿色引领,聚焦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贯彻“企业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发展战略,实施传统赛道及新赛道双轮驱动,探索研究企业未来发展方向,聚合产业资源,加快企业转型步伐,提升公司的整体核心竞争能力。
公司将依托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不断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持续提升智能制造和数字化产线建设,积极推进各项关键技术在道路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船舶用发动机、固定源等领域的研发成果产业化;探索公司现有技术储备下的产品业务丰富化,增加新产品生产与销售,提高公司产品综合交付能力,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能力。
公司也将发挥资本协同优势,积极寻求在碳化硅新材料领域、新能源汽车零配件领域的优秀企业进行战略合作,积极开展研发创新与外部合作。公司将通过子公司宝顿推广新能源液冷机组等热管理产品,通过江苏观蓝加强与上游碳化硅粉体厂商等合作。同时,将强化产学研合作机制和应用研发,补齐基础研发创新能力,往下游领域进行拓展,为企业多元化发展提供保证。
质量是企业发展之本,是公司加快转型、跨越提升、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将质量向产品的上下游进行延伸,建立从研发设计、物料采购、生产智造、包装物流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质量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从而提高质量管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把精益化管理贯穿生产经营全过程,以“提高良品率、降费降耗”为关键;完善原材料价格跟踪管理机制,加强对原材料波动分析预判和风险管理;以客户为导向,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做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开展成本改善专项活动,提高公司毛利水平。
公司将继续优化产品结构,推出降本增效措施,提升精益管理水平,强化价值创造的思维,强化凯龙高科母公司、凯龙蓝烽、凯龙宝顿、江苏观蓝、江苏欧瑞森、江苏希领的六位一体格局,理顺上市公司与子公司,职能中心与子公司,子公司和子公司三大重要关系,根据每个主体实际发展情况,进行补强补缺,资源协同。同时,公司将研究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紧跟市场发展步伐,努力拓展国际市场,确保经营业绩稳步发展。
持续做好用人和激励机制,岗位职权要精细化,部门间配合要重点考核,实现责、权、利高度匹配,评、奖、惩有机融合,以更具活力的机制来切实增强企业内生动力,激发员工自驱力。我们将更加注重员工的成长与进步,通过定期的职业培训、技能提升课程以及专业讲座等形式,帮助员工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公司的发展需求。
发动机尾气污染治理行业的最终下游客户,主要是道路车辆、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制造企业,目前主要为汽车制造企业。报告期内,本企业主导产品中下游客户为商用车企业,商用车行业特别是重卡、轻卡产销量与宏观经济发展高度相关,如果商用车行业特别是重卡、轻卡产销量受到宏观经济波动或行业自身调整的不利影响而需求放缓,将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业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为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属于节能环保产业,其发展受到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的强力支持。我国不断升级内燃机排放标准,使得公司在报告期内需要维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同时排放标准的升级也会影响到下游整车市场的销量,对公司未来发展产生不确定性影响。
公司主流产品为尾气后处理系统,主要客户为主机厂和商用车整车厂,均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国内市场经过多年竞争,行业集中度都比较高。另外,公司将产能集中于核心客户,导致公司客户相对集中。2023年度、2022年度、2021年度公司向前5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1.99%、62.46%、82.40%,如公司主要客户未来生产经营、采购政策等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将会对经营业绩及业务稳定性产生不利影响。
(1)重资产商业模式下,市场下行会对经营利润产生较大影响。公司逐步改善资产使用效率,重视软实力发展,做到举重若轻,化重为轻。
(2)多措施并举,加大降本力度严格控制各项材料消耗,实施过程节约、源头控制,双管齐下降低各项费用支出。全力保障研发项目攻关,尤其是齿轮泵、 电控喷嘴国产化等,以达到技术降本的目的。
(3)加强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精细化管理,从思想层面宣贯到位, 求真务实。要严格把关服务过程,积极配合产品验证,以促进质量改善、提升,继而降低三包服务费用。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潍柴动力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低。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一汽解放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重汽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潍柴动力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中国重汽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优秀。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动力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凯龙高科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柴股份盈利能力比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